2025-07-06 成为耶稣的荐书 – 不同生命的比对
圣餐经文:
【可10:32】他们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稣在前头走,门徒就希奇,跟从的人也害怕。耶稣又叫过十二个门徒来,把自己将要遭遇的事告诉他们说:
【可10:33】“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交给外邦人。
【可10:34】他们要戏弄他,吐唾沫在他脸上,鞭打他,杀害他。过了三天,他要复活。”
【可10:35】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无论求你什么,愿你给我们作。”
【可10:36】耶稣说:“要我给你们作什么?”
【可10:37】他们说:“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
【可10:38】耶稣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
【可10:39】他们说:“我们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
【可10:40】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
【可10:41】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雅各、约翰。
【可10:42】耶稣叫他们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
【可10:43】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
【可10:44】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
【可10:45】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徒24:1】过了五天,大祭司亚拿尼亚同几个长老和一个辩士帖土罗下来,向巡抚控告保罗。
【徒24:2】保罗被提了来,帖土罗就告他说:
【徒24:3】“腓力斯大人,我们因你得以大享太平,并且这一国的弊病,因着你的先见得以更正了,我们随时随地满心感谢不尽。
【徒24:4】惟恐多说,你嫌烦絮,只求你宽容听我们说几句话。
【徒24:5】我们看这个人,如同瘟疫一般,是鼓动普天下众犹太人生乱的,又是拿撒勒教党里的一个头目,
【徒24:6】连圣殿他也想要污秽,我们把他捉住了。(有古卷在此有“要按我们的律法审问,
【徒24:7】不料,千夫长吕西亚前来,甚是强横,从我们手中把他夺去,吩咐告他的人到你这里来。”)
【徒24:8】你自己究问他,就可以知道我们告他的一切事了。”
【徒24:9】众犹太人也随着告他说:“事情诚然是这样。”
一、警惕假冒伪善的宗教外衣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了宗教领袖的违心奉承与致命控告
控告方的律师帖土罗的开场白极力奉承巡抚。腓力斯巡抚的残忍行为早已闻名。据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的记述,腓力斯巡抚利用特权行了行贿和贪女色等各种恶行,尤其在暗杀反对者的事上毫不犹豫,用相当凶狠的手段维持了犹太地几年的平静。尽管如此,帖土罗作出如此可笑的赞美,目的是为:①腓力斯对犹太人有相当深的敌意,所以帖土罗想借此平息其敌意,产生好感;②通过奉承和虚假的赞美,诱使腓力斯对自己的诉讼做出他们想要的判决。
他提出三条诉讼: ①保罗对抗罗马帝国,图谋政治暴动(5节,“生乱的”)。腓力斯统治犹太期间,把许多引起骚乱的主谋钉死在十字架上,以破坏和平的罪名屠杀其追随者。帖土罗非常了解腓力斯的性格,所以把“叛乱的阴谋”列为第一罪状;②当时,巴勒斯坦地区时而出现假弥赛亚迷惑人心。为此罗马官吏非常头疼。因此帖土罗把保罗当作鼓动民心的异端势力的罪魁(5节);③最后,帖土罗把亵渎圣殿之罪加在保罗身上。虽然这一罪行并没有直接牵涉罗马法律,但是在罗马政府也可以按各民族的宗教条例来审讯宗教犯。所以帖土罗把应判死刑的“亵渎圣殿之罪”强加给保罗(6节)。三条罪状里任何一条都可以要了保罗的命,而没有一条是真实的。
我们看到只有宗教的外衣,而没有属灵的生命,不能够改变一个罪人。在没有事情的时候一个人看起来表面虔诚,但真正权柄利益冲突的时候,这个人里面的老我罪性就充分的显明出来,正如上面所描述的。在一个罪人的世界,没有公义,只有权柄和利益,只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就给我们极大的提醒,我们有没有真正的重生,还是只是一个宗教徒呢?在面对冲突临到的时候,正是检验我们信仰成色的时候。我们是以真理公义神的旨意为重呢?还是顺从自己的老我血气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权与 利呢?
二、成为耶稣的荐书
【徒24:10】巡抚点头叫保罗说话。他就说:“我知道你在这国里断事多年,所以我乐意为自己分诉。
从保罗简短的开场白,我们看到什么?不失对掌权者的尊重,却又全无虚假的奉承。这对我们如何面对世上的掌权者有什么借鉴?
【徒24:11】你查问就可以知道,从我上耶路撒冷礼拜到今日,不过有十二天。
【徒24:12】他们并没有看见我在殿里,或是在会堂里,或是在城里,和人辩论,耸动众人。
【徒24:13】他们现在所告我的事并不能对你证实了。
接下来他很简短的陈明事实为自己来辩护。并没有推卸责任,也没有口出不逊攻击别人。只有内心渗出的公正与平和的心态。这也是我们应该借鉴效法的。
但接下去保罗马上抓紧机会,以他们告诉他的事情作为一个切入点来陈明福音,
【徒24:14】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就是他们所称为异端的道,我正按着那道侍奉我祖宗的 神,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书上一切所记载的,
首先表示自己并没有违背犹太人传统的信仰,基督的福音是旧约所预言的,是旧约的应验,都是出于耶和华。
【徒24:15】并且靠着 神,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
在这里,我们可能疑问:为什么保罗要强调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呢?我相信保罗强调这点是要让腓利斯这个外邦人意识到死后且有审判;人不能一死了之来逃避神对罪恶最终的审判。这也是我们应该对现在人相信无神进化论的一个警告,也是我们传福音的时候可以借鉴的。而且保罗在后边特别针对这点,向巡抚讲论了神的公义审判,使他心生畏惧。
【徒24:16】我因此自己勉励,对 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
保罗自己做见证:真正使人重生的福音不是利用神赦罪的恩典而继续活在罪中犯罪;而是顺服圣灵的感动不违背良心越轨犯罪,更在新生命中操练爱神爱人,因爱成就律法。
【徒24:17】过了几年,我带着周济本国的捐项和供献的物上去。
【徒24:18】正献的时候,他们看见我在殿里已经洁净了,并没有聚众,也没有吵嚷,惟有几个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
【徒24:19】他们若有告我的事,就应当到你面前来告我。
【徒24:20】即或不然,这些人若看出我站在公会前有妄为的地方,他们自己也可以说明。
【徒24:21】纵然有,也不过一句话,就是我站在他们中间大声说:‘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受审,是为死人复活的道理。’”
小结:仍然是藉着辩护的机会在众人面前特别是在巡抚的面前为主来做见证,见证1、耶稣是从神而来,完全合乎犹太人信仰传统,并不是假冒和异端。而且通过耶稣的赎罪使人有复活永生的盼望。2、基督信仰使人认罪悔改归正;追求在神面前过一个良善、对得起良知、问心无愧的生活,对社会有益。3、指出犹太人错缪的诬告,并期待巡抚能够做出公正的判断。
这是一个敬畏神、尊重人、尊重在上掌权的属灵人在一个世俗政府官员面前的表现,实在令人惊讶敬佩。一个真信徒无论在任何的场合都能够活出基督生命的美善,都能够用生命为主做见证,都能够彰显神的公义公平,成为耶稣的荐书。这是何等的美何等的善。这是否是我们渴慕的,极力追求的呢?
三、是什么拦阻人跟从主?
【徒24:22】腓力斯本是详细晓得这道,就支吾他们说:“且等千夫长吕西亚下来,我要审断你们的事。”
巡抚知道基督的信仰并不违法,也知道传统法利赛人反对基督信仰,但又不愿得罪他们引起社会事件,于是就含糊其辞糊弄他们。这也看出世俗的油滑,为了利益可以用各种手段。
【徒24:23】于是吩咐百夫长看守保罗,并且宽待他,也不拦阻他的亲友来供给他。
腓力斯当然能够感受得到保罗里面的正直公义,他也能看出犹太人的虚浮。他实在也没有什么理由来虐待他,况且他也有自己的用意:
【徒24:24】过了几天,腓力斯和他夫人、犹太的女子土西拉一同来到,就叫了保罗来,听他讲论信基督耶稣的道。
【徒24:25】保罗讲论公义、节制和将来的审判。腓力斯甚觉恐惧,说:“你暂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来。”
为什么他甚觉恐惧呢?从上面提到他执政时的种种恶行我们可以看到,一定是他的良心指证他在这方面的亏欠和越轨犯罪。而保罗特别强调这几点我相信也是圣灵放在他里面的感动,让他的讲道是有的放矢。而保罗也完全顺服圣灵的感动,没有惧怕,因为这样的讲道会得罪腓力斯,以致对他的判决不利。
但菲利斯的反应是什么呢?为什么他没有悔改来接受那赦罪的福音呢?
【徒24:26】腓力斯又指望保罗送他银钱,所以屡次叫他来,和他谈论。
【徒24:27】过了两年,波求非斯都接了腓力斯的任。腓力斯要讨犹太人的喜欢,就留保罗在监里。
在这里我们就看得很清楚了: 虽然他在真理的光照下有所畏惧,但是他从根本上没有心来信福音。他所追求的就是用各种手段保住他手中的权利,利用权力来敛财,还有就是贪色。这样的事情几千年毫无改变,这就是罪对人的捆绑。也正因为这些罪恶拦阻菲利斯来到神的面前:他虽然受良心的责备,怕神公义的审判,但却不愿意从追求钱权色的犯罪道路上回转悔改,还要一意孤行。今天一个人拒绝福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还没有完全被致死的老我会不会残留这样倾向呢?
但保罗给我们留下美好的见证和榜样,他的生命是重生、不断成长、也更加成熟的,能够在各种环境当中活出基督的样式,成为基督的荐书,无论是在巡抚面前还是在暴徒面前,还是在御营军中,还是在假冒伪善的宗教徒面前,他都为主做了美好的见证。他的生命好像一封基督的荐书,走到哪里就用行动把基督推荐到哪里,直到今天还在向我们说话,见证福音的真实和大能。唯愿我们也能够成为基督的荐书,让人在我们身上看见基督的真实和他的大能,让那些真正愿意悔改的人被带到神的面前。
思考交通问题:
- 在面对不公待遇、恶意攻击的时候,如何保持在基督里的平和与公正?在这种恶劣情况下有可能成为基督的荐书吗?
-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能看到哪些神的作为?
- 保罗面对巡抚的态度对我们面对一些不喜欢的世俗掌权者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