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3 栽培门徒,造就领袖

一、按神拣选,重点培养
【徒18:1】这事以后,保罗离了雅典,来到哥林多。
【徒18:2】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他生在本都,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意大利来。保罗就投奔了他们。
【徒18:3】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和他们同住作工。

哥林多是一个商业中心的大城,里面有希腊爱神的庙宇,据说有1000庙妓,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有许多犹太人居住。其中道德堕落风气败坏,这也使后来哥林多的教会存在很多问题。
革老丢下令犹太人迁离罗马因为犹太社区的动乱,很可能是指基督徒传道,在犹太人社团中引起的纠纷。

制造帐棚为业:犹太人的惯例不仅要给后代留下宝贵的传统信仰和遗产,还要给后代传授一项技艺,以维持生计。有的拉比说:“不教给儿子技艺,就是使儿子变成小偷”。保罗家传的手艺是用动物的皮或布料制造军人或牧人使用的帐棚。他在宣教的期间,经常用这门手艺来维持他的生活。他的榜样带给我们的教训:
1、他从不认为用双手劳动是卑贱的,而是认为靠辛勤得到饮食是理所当然的,要感谢着领受(创3:17)。他也指责那些游手好闲吃闲饭的人要亲手做正经事情,这样自己有余还能帮助别人。
2、他不贪恋财物,只赚取日用饮食所需(太6:11)。有衣有食就知足,感恩
3、尽管保罗有权接受他自己建立的教会为他提供生活资金,但为不使信徒感到接受福音是“受累”,就宁愿自己劳苦忙碌(林11:7;帖后3:8,9)。保罗除了信徒发自爱心真诚的帮助,从不接受别人的资助。

因此保罗作为一个属灵的长者为了福音的缘故谦卑的投奔他们,投奔可以理解为加入他们的作坊给他们打工,与亚居拉百基拉同住,与他们一起工作,既供应自己的需要,又可享受信徒彼此团契。更重要的是保罗开始潜移默化的门徒造就,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当中,一点一滴的教导福音真理、带领他们操练基督门徒的生命品格,正如主耶稣在日常生活中带领操练门徒。而且当保罗传道的时候,亚居拉百基拉也自然与他同工了。一面观摩一面操练,好像在实习。这真是一个绝好的带门徒,造就领袖的传承过程。对他们日后的服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教会弟兄姊妹的服事倾向于在教会里面做事,为了维持教会的各项节目和活动。其实教会真正核心目的是信仰的传承和生命的造就。各样的活动也是为此目的而生,在这个过程当中核心目的是为了敬拜神、造就弟兄姐妹的生命。如果仅仅是做事,维持Church program religious activity,日久天长弟兄姐妹就会觉得“受累”,是一个重担。一个例子。
如果只有付出而没有对等或更多的得着,灵命慢慢会枯竭耗尽。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自己做门徒,也是领人做门徒。在各项服事当中不是做门面上的功夫把节目办好,而是建造生命,自己做门徒也领人做门徒。我们需要彼此提醒,每一次的开会、聚会、查经、走路、吃饭、出行,都是亲近神,建造门徒的好机会。最好的成长环境是:上有保罗,下有提摩太,旁边有属灵的伙伴,大家一起跟随耶稣一路同行。保罗走到哪里都能够建立新的门徒小组,进行同工培训。

【徒18:4】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腊人。
【徒18:5】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的时候,保罗为道迫切,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

如何理解第5节?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的到来,使保罗更专心迫切传道。1、因为可能他的生活需用已由马其顿信徒供应足够了
【腓4:15】腓立比人哪,你们也知道我初传福音,离了马其顿的时候,论到授受的事,除了你们以外,并没有别的教会供给我。
因此可能西拉提摩太来时,把马其顿人的金钱资助带来,使他在哥林多不再分心自养,可以全周作宣教工夫,不单在安息日了。
2、希拉和提摩太的到来时,他们的佈道团队扩大了,保罗得到属灵的支持如虎添翼,使他更加的放胆传扬福音。因此,他向犹太人传讲耶稣就是旧约预言的弥赛亚,就更加灵力充沛。

【徒18:6】他们既抗拒、毁谤,保罗就抖着衣裳,说:“你们的罪归到你们自己头上(“罪”原文作“血”),与我无干(原文作“我却干净”)。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

保罗并不在一群定意拒绝福音的人当中过度纠结、勉强他们而浪费时间,而是照着主耶稣的教导剁下脚上的尘土离开他们,他把衣裳上的尘埃抖下(尼五13),表示相交的关系已决绝,随后到更有需要愿意接受福音的人群当中传福音。

【徒18:7】于是离开那里,到了一个人的家中,这人名叫提多犹士都,是敬拜 神的,他的家靠近会堂。

提多犹士都是个罗马名字,他本是归附犹太人会堂的敬虔外邦人(参十2)。这人必然是保罗领他信主的。他愿意接待保罗住在家中,保罗就以此为传福音的中心。

【徒18:8】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还有许多哥林多人听了,就相信受洗。

搬到附近地点效果甚佳。许多哥林多人听了信息,信了主受浸;路加特别提出一位基利司部,是管会堂的(或管会堂者之一)。在林前一14,保罗提及他和该犹,是保罗替他们施浸的。

【林前1:14】我感谢 神,除了基利司布并该犹以外,我没有给你们一个人施洗,

【徒18:9】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
【徒18:10】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
【徒18:11】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将 神的道教训他们。

我们再次看见神是宣教工作的总策划师和导演,他认识这城里每一个属于他,相信他的百姓,提名召他们。而保罗是神手中尊贵的器皿,当他愿意顺服神仰望神,按神的带领去寻找属于他的羊,就看到做工果效随着他。神把他的羊带到保罗面前,或者把保罗带到羊的面前。而保罗不但告诉他们福音,而且在他们当中住了一年半,不只传福音给他们,而且扎实的做门徒工作,正如主所吩咐的。
今天我们的服事也应该效法保罗,首先自己要不断地亲近神,新生命不断地被建造,然后按照神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去服侍,那我们就会不断经历全方位的成长:包括自身的成长和看到服事的果效。就不会一味地靠自己付出,但后来灵命却受亏损甚至是枯竭了。

【徒18:12】到迦流作亚该亚方伯的时候,犹太人同心起来攻击保罗,拉他到公堂,
【徒18:13】说:“这个人劝人不按着律法敬拜 神。”
【徒18:14】保罗刚要开口,迦流就对犹太人说:“你们这些犹太人!如果是为冤枉或奸恶的事,我理当耐性听你们。
【徒18:15】但所争论的,若是关乎言语、名目和你们的律法,你们自己去办吧!这样的事我不愿意审问。”
【徒18:16】就把他们撵出公堂。
【徒18:17】众人便揪住管会堂的所提尼,在堂前打他。这些事迦流都不管。

所提尼可能是站在信徒一方的人,林前一1与保罗一同写信给哥林多人的,也有一个叫所提尼,也归依了基督。因此可能是,迦流既不肯执行犹太人的法例,犹太人就抓住所提尼,在会堂前施予三十九下鞭刑(会堂刑法;林后十一24)。

二、回去述职,坚固教会

【徒18:18】保罗又住了多日,就辞别了弟兄,坐船往叙利亚去。百基拉、亚居拉和他同去。他因为许过愿,就在坚革哩剪了头发。

据犹太史家约瑟夫说,犹太人领受了一些特别福份想要感谢上帝时,便许拿细耳人暂时离俗归耶和华的愿(民六十一21)。有些人是终身奉献做拿细耳人,好像撒母耳好像施洗约翰。暂时的要三十天不吃肉,不喝酒,而且留长头发。三十天满了,便剪头发,并且把头发在坛上烧了,作为祭品献给上帝。保罗在坚革哩剪发,说明他许的愿已经期满了;现在把剪了的发带到耶路撒冷献在坛上 。他可能因主保守他安全,顺利达成布道目标(10节),作此感恩的许愿。

每次我自己的服事都经历神奇妙的带领,无论是出去宣教还是主日讲道,还是平时的带查经都感觉到圣灵在我里面的感动,把我要讲的道告诉我让我记下来。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去做工的时候不会让我们没有工具没有能力出去做工,必满满的赐给我们。因此满心充满感谢,做工有成效,也没有什么自夸的。

【徒18:19】到了以弗所,保罗就把他们留在那里,自己进了会堂,和犹太人辩论。
【徒18:20】众人请他多住些日子,他却不允,
【徒18:21】就辞别他们,说:“ 神若许我,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于是开船离了以弗所。
【徒18:22】在凯撒利亚下了船,就上耶路撒冷去问教会安,随后下安提阿去。
【徒18:23】住了些日子,又离开那里,挨次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地方,坚固众门徒。

保罗没有直接去安提阿,绕行到了耶路撒冷。一方面可以向耶路撒冷教会报告第二次布道旅行的成果,分享神的工作归荣耀与神,彼此激励爱主的心,也巩固教会之间的连接。二方面保罗想在逾越节和五旬节之前到达耶路撒冷,与那里的弟兄一起守节敬拜神。之后保罗回到安提阿休整一段时间(52年夏—53年秋),便开始第三次布道旅行。

三、信仰传承,传与下代

【徒18:24】有一个犹太人,名叫亚波罗,来到以弗所。他生在亚历山大,是有学问的,最能讲解圣经(“学问”或作“口才”)。

亚力山大是个教育哲学的中心,其地约有许多犹太人。力量之大使当地所分五区之中,有两区属犹太人。有许多犹太学者聚居那里详细研究旧约圣经。因此亚波罗在那里出生长大,作为饱受教养的犹太人,精通旧约圣经、希腊哲学、雄辩术及修饰学。一旦他信了主,就好像保罗,能在整部旧约中找出基督来,更可以给他们证明,旧约一直预期祂的降临。对说服犹太人信主非常有果效。
神可以用我们过去所学到的知识,所受过的专业训练,所得到的工作经验来使用我们在福音事工上更好的为神所用。
神用社会生活和工作来造就一个合用的器皿,好像约瑟,又好像摩西大器晚成。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轻看,而要把握每一个机会来操练生命。在小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会忠心。

【徒18:25】这人已经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训,心里火热,将耶稣的事详细讲论教训人,只是他单晓得约翰的洗礼。
【徒18:26】他在会堂里放胆讲道,百基拉、亚居拉听见,就接他来,将 神的道给他讲解更加详细。

亚波罗可能从施洗约翰的门徒听到许多关于耶稣的事(25节),但并未完全理解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的意义。亚居拉夫妇跟了保罗那么长时间,学了保罗的福音神学。听了亚波罗的讲道,看到他在真道上有一些的缺欠,就接他来私下教导他,好叫他对真道有更正确的认识。我们大可假定他承受保罗代表性的教义,成了保罗的徒孙。而亚波罗作为一个饱学之士能够谦卑顺从在真理面前,没有觉得亚居拉夫妇在学历和其他知识方面不如他,而是积极追求真理,并且传扬真理,委身于传福音的事工(26节)。正确认识福音使他成为更有能力的人,对哥林多教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林前1:12)。

【林前1:12】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基督的”。

【徒18:27】他想要往亚该亚去,弟兄们就勉励他,并写信请门徒接待他(或作“弟兄们就写信劝门徒接待他”)。他到了那里,多帮助那蒙恩信主的人,
【徒18:28】在众人面前极有能力驳倒犹太人,引圣经证明耶稣是基督。

在这里我们看到信仰传承的一些细节过程,巴拿巴在保罗的成长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是保罗的门徒造就者。保罗不只是广泛传道,更是有重点地带领一些的门徒栽培一些有教导恩赐的领袖,比如提摩太,比如希拉,百基拉雅居拉,等等。这种的传承是通过多种的综合渠道,比如说住在一起一段时间来传递教导真理,也在生活上彼此影响,在品格上彼此造就,在生命上彼此传承。然后他们再去按照自己被带领的方式再去带领下一代的门徒领袖,比如亚波罗。然后再去另外的地方好像哥林多,去带领那边的门徒领袖。信仰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提后2:2】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

思考交通问题:
一、对比耶稣和使徒带门徒的模式,今天教会传福音造就门徒有哪些的强处和弱点,如何改进?

二、曾经带领你的属灵前辈做了哪些事影响了你的生命成长?你会接棒做在下一代门徒身上吗?成为一个门徒造就者又有哪些挑战?